10月11日,在国新办举行的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,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介绍,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城市为单元,实施项目“白名单”制度,目前全国“白名单”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经超过7万亿元,有力保障了商品住房项目建设交付。
对于保交楼工作,董建国表示,国家、省、市成立了三级工作专班上下联动,压实地方政府、房地产企业、金融机构各方责任,指导各地按照市场化、法治化原则,“一楼一策”推进分类处置。对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项目,通过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纳入“白名单”给予项目融资支持,保障正常建设资金需求,推动项目早日建成交付;对资不抵债的项目,加快推进破产重整或清算,在司法处置中把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放在首要位置。对违法违规、损害群众利益的企业,坚决查处,不让其“金蝉脱壳”、蒙混过关。
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全国750多万套已售难交付的住房实现交付,有力维护了广大购房人合法权益。
发布会上,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,5年来,住房城乡建设部牢牢抓住“安居”这个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点,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,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,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,坚决打好保交房攻坚战,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,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改造,积极发挥住房公积金作用,系统推进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的“好房子”建设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。
据其介绍,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;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、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(间)、惠及3000多万群众。
“我们深化住房和房地产领域改革,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完善住房供应体系,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、融资、销售等基础性制度,建立人、房、地、钱要素联动新机制。我们深化城市建设领域改革,健全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,建立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新体系,构建城市高效能治理新模式,努力形成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法规体系。”倪虹表示。
对于社会广泛关注的“好房子”,倪虹表示,住房城乡建设部从五个方面推动“好房子”建设。
第一,在好的标准上下功夫。《住宅项目规范》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,有14项提升,其中包括:楼的层高已从原来的2.8米提高到不低于3米;4层以上的楼都要加装电梯;对楼板的隔音要求降低10个分贝。
第二,在好的设计上下功夫。“新规范是要求新房子能够建成好房子,同时我们也在研究,能有办法让我们的老房子通过改造向‘好房子’靠拢。”倪虹说。
第三,在好的建材上下功夫。住房城乡建设部用了“揭榜挂帅”的方式,推动研发适用于“好房子”的新型建材,比如绿色材料建造和装修以后,不用再等半年、等三个月放味;研究绿色建材、智慧安防、全屋智能,通过互联网、传感器等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产品,在“好房子”当中得到应用,提高住房品质。
第四,在好的建造上下功夫。梳理老百姓最关心的“好房子”要解决什么问题,并形成了操作手册,涵盖16类、262项要点,作为“好房子”建造过程中要遵守的。
第五,在好的运维上下功夫。一方面,要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制度。另一方面,对于物业服务要实施一个提升行动,解决好群众有感的一些“关键小事”,为广大居民打造一个更有温度的幸福家园。
《中国银行保险报》记者朱艳霞
《中国银行保险报》编辑李梦溪
配资股票交易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