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桃李面包一则电梯广告文案引发争议。该款产品广告语写道:“有人说五仁不好吃,我们认为:那是因为你还年轻,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。”相关负责人回应,本次广告投放是为了兼顾不同年龄阶段的共鸣,内部共创机制产出了20组版本进行投放,本意是希望通过多样化的表达与不同受众建立连接,但其中一个版本在投放后引发了争议。
前有火锅店低俗广告语,后有蛋月烧冒犯式营销,广告屡屡引争议,告诫商家,广告想出圈没有错,但切忌三件事:创新创意不讲逻辑、说教消费者、情感上冒犯消费者。
为了吸睛、出圈,一味追求创意却不讲逻辑,不可取。现代广告效果的测量体系往往以在线评论、转发数量,用户口碑和黏性为核心,为了争夺注意力资源、快速出圈,广告讲求创新创意,通常依靠引起现代年轻人的情感共鸣、丰富消费者情感体验这一路径来实现。但创意建立在逻辑基础上,毫无关联的情感嫁接廉价且无意义。看看消费者的吐槽,就知道广告文案犯了不讲逻辑的错:“不好吃跟社会经历有什么关系?”非要吃过苦才能吃出你家产品的甜?
做广告做出一股子“爹味”,教育消费者姿态,不可取。百果园的前车之鉴,商家理当从中吸取教训。有人吐槽水果卖得贵,百果园不是反躬自省水果品质是否匹配得上高价,反倒说“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”,无论出自何背景,至少这番发言的姿态透出了傲慢,“教育消费者”的后果很严重,百果园股价一度大跌。同样,嘲笑年轻人“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”,并不能引起共鸣,反倒给消费者负面观感,伤害了品牌口碑和形象。
品牌要擅长讲故事,但冒犯式营销叙事意图,不可取。“青春无限,潮流由我”,年轻在广告语中本是与未来无限可能性、时尚、正能量联系在一起的,在试图引起年轻受众共鸣的广告文案中却成了嘲笑对象,与品牌建立连接的初衷背道而驰,其做法令人莫名其妙。而重庆当事火锅店的低俗广告语,则不仅是对女性群体的冒犯,而且违背公序良俗,违反了我国广告法对广告内容的禁止性规定: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。
为了在浩瀚的信息流中脱颖而出,直达目标群体,现代广告自有一套营销叙事,要擅长讲品牌故事,提供情感价值、社交价值,研究也证实了消费者愿意为高品质和差异化产品支付额外费用,但一切终归还要落在产品品质和安全可靠性上。“他家添加剂太多”“配料表太长了”、“不买他家纯粹是不好吃”,听听这些真实声音,回过头把产品质量控制好,再来讲故事、建立情感链接,否则再出圈的广告也只是海市蜃楼。(江婷)
配资股票交易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